家用的体脂秤方便轻巧,放在家里也不占空间,随时随地想测就能测,所以很多健身减脂或者说想要随时了解自己体重的小伙伴都会入手一台体脂秤。
去某宝搜了一圈,看到体脂秤可测量数据为十几到七十几项不等。
虽然如此,但主要的还是BMI、体脂率、肌肉量、体水分率、骨量、BMR、蛋白质、这几项数据。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指标都是什么意思,我们该如何改善吧!
1、BMI
BMI(Body Mass Index)是国际上用于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亚洲地区的BMI水平整体低于欧洲国家,而国内的一般都是使用适合亚洲人体质的BMI标准。
BMI<18.5,偏瘦
18.5≤BMI≤24,标准
24<BMI≤30,偏胖
BMI>30,胖
BMI低于正常范围,则会因为体内脂肪含量水平过低,使身体不能完全提供必需的脂肪生理功能、免疫力下降等。
而BMI高于正常范围,就意味着患高血压、糖尿病或血脂异常等肥胖相关慢性疾病的概率会增加。
因此,如果您BMI低于18.5,则您需要增强锻炼,增加营养,适当增重;如果您BMI大于或接近于24,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2、体脂率
体脂率是指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占体重的百分比。体重高不等于胖,但脂肪率高则是肥胖的信号,所以测量脂肪率比单纯的只测量体重更能反映我们身体的脂肪水平(肥胖程度)。这也是减肥的根本是减脂的原因。
脂肪率可以通过专门的体脂秤或者其他方法测量。从目前的测量技术来看,主要是使用生物电阻法。其原理是肌肉内含有较多血液等水分,可以导电,而脂肪是不导电的。因此可以通过微小电流通过身体来计算电阻,并由此测量出脂肪率。
3、肌肉量
肌肉量指人体成分中占体重的百分比。肌肉率也高,BMR越大,消耗的热量越多,就越不容易胖。
简单来说就是同样的身高体重,一天就躺在那里不动,谁的肌肉量高,消耗的热量就越多。
所以很多减肥的人都选择增肌。增肌阶段需要能量支持,需要保持摄入大于消耗,尤其是糖分和蛋白质。高蛋白食物可以选择鸡胸肉、鸡蛋白等,糖分可以从碳水化合物中摄入,如各类谷物、红薯等。
4、体水分率
水分是指人体成分中占体重的百分比,但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肥胖而减少。
所以减肥时要观察水分率的变化,如果在减肥的过程中出现水分大幅减少的情况,可能就意味着你的减肥方法有些偏差,应该采用更为健康的减少脂肪,而不是减少水分的减肥方法。
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无论你是否有减肥发需求,每一天都应该保证一定的饮食量。
5、骨量
骨量是指人体成分中骨组织的重量,代表骨骼健康的情况。骨组织由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纤维为骨胶纤维,基质含有大量的固体无机盐。
人体对钙的吸收率相对比较低,我们需要长期摄入钙含量较多的食物。
另外长期以车代步、过度防晒也会造成骨量逐渐流失,每天午饭后可以步行10分钟,补充钙质又能保持好身材。
6、BMR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一个人在静态的情况下,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热量所消耗的卡路里数,主要用于呼吸、心跳、氧气运送、腺体分泌,肾脏过滤排泄作用,肌肉紧张度,细胞的功能等所需的热量。简单来说,若你的基本代谢率是1200大卡,而你整天都在睡觉,没有任何其它活动的话,这天便会消耗1200大卡。
基础代谢量约占了人体总热量消耗的65-70%,是人体消耗热量最多的一项,所以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减肥的速度。
节食会使肌肉流失,减少瘦肌肉组织,进一步降低基础代谢率。
运动能防止瘦肌肉组织流失,并增加瘦肌肉组织的量,是最有效的促进基础代谢率的方法
我们可以做一些力量训练提高基础代谢、增加能耗。饮食上可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耗能比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多,身体消耗蛋白质也会消耗热量。
7、蛋白质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约占人体全部质量的18%。机体所有重要的组成成分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它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不过分节食,保持营养均衡,就能维持稳定的蛋白质水平啦。
使用体脂秤建议:
建议固定在一天中的同一时段进行测量,最好是清晨起床后进行裸称,这样 每一天数据的横向比较才有参考意义。
其次,测量姿势要正确。因为测量时人体要用站姿让电极片发出的电流形成一个闭环,所以测量时应该采用正确的双脚分开,贴合电极片的直立站姿,测量的数据才最为准确。
温馨提示:热量减肥法APP目前暂时只可连接自家品牌的秤,没有秤且想要在热量APP上查看身体数据的,可以购买我们的热量减肥法APP专用秤;已经有秤的,可以通过手动编辑的功能,将称到的体重数据记录到APP上,APP自动帮你形成体重曲线图!